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lx/160706/4892467.html虽为北方人,我对米粉的热爱却一点不输给面条。在南方各嗦粉大省见识过的米粉,加起来也有四、五十种。若说哪种是心头最爱,一时还真答不上来,但如果能宽限到五席的话,桂林米粉一定榜上有名。
1
作为中国最老牌的旅游城市之一,桂林在八九十年代就已家喻户晓,搭着这趟顺风车,桂林米粉也成了最早一批进驻北京的南方小吃。当年的信息交流没有今天畅通,名气即意味着市场。甭管你做的是什么粉,只要在前面加上“桂林”二字,就不愁没有生意。
我第一次在北京吃桂林米粉是九年前,去惠新西街路口的影协电影院看《让子弹飞》。那家小馆的门脸就开在附近的一个拐角。与很多在北京谋生的外地小店一样,油腻的塑胶门帘,五六张桌子,红底白字的菜单贴在墙上,米粉的种类却多达二十几种。
搁现在,我肯定看一眼就撤了,别说桂林米粉根本没有二十种,就算有,菜品种类肯定也是越精越好。同等规模的小店,只做三五样东西,好吃的概率要比三五十种高得多。
▲第一次在北京吃桂林米粉,我心想,这跟热汤面也差不多。图/网络
可那会儿我哪懂这些呀,就那么吃完了一碗混着肉片、木耳和青菜的汤粉,心想原来这就是桂林米粉啊,跟热汤面也差不多。
结果,我再也没有去过任何一家开在北京街头的桂林米粉,直到前两年亲自去过桂林,当年的“误会”才算一笔勾销。
2
其实桂林也不是没有汤粉,但就像去了昆明,发现当地人吃的是豆花米线和小锅米线,你也就不再执着于过桥米线一样。三鲜汤粉虽然在菜单上和经典卤菜粉平起平坐,可充其量也就是个陪衬,且多出现于连锁粉店,像老东江那样口碑炸裂的老店,除了卤菜粉根本不卖别的。
▲桂林老东江的卤菜粉。图/dianping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