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宁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华中学援疆教师徐建权筑梦守初心伊宁 [复制链接]

1#
中华中学援疆教师徐建权:筑梦守初心伊宁情满怀“

7月16日,我校“万人援疆计划”第二批援疆教师徐建权老师顺利完成任务,回到南京。

”徐建权老师

我校徐飞校长、书记代表学校前往机场迎接徐建权老师

南京→伊宁

从南京到伊宁公里,徐老师和援疆团队没有豪言壮语,带着梦想和信念,跨越千山万水,带着一颗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心,踏上了远赴祖国西北边陲新疆伊宁的支教路。

同事眼中的他

年5月至今,他在伊宁第十九中学开展工作。我们一起来看看,新疆同事眼中,他是怎样的一个人——

陌生的环境、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、亟待沟通了解的一群孩子,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,这一切,都是徐老师最先面临的考验与挑战。单是干燥的气候,就让人感觉不适,徐老师刚来经常因为干燥的气候嗓子疼得受不了,他克服环境上、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应,把心血都倾注到了工作上。

还记得徐老师与我们初次见面时的情景:皮肤白净,声如洪钟,开朗热情的徐老师按捺不住激动,向我们讲道,“将自己的一段人生印记留在美丽的边城伊宁,是我人生最自豪的一次选择!”

徐老师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,来到十九中的第二天,他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,上课前精心准备教案,从来不搞特殊化,与我们保持教学常规上的一致。在集体备课时,总是徐老师先发言,句句恳切,字字珠玑,徐老师对教材的解读,堪称一部“教学参考大全”。日常教学交流,徐老师是我们的“点子王”。每堂课教材中不管多难突破的知识点,他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,他总能巧妙地找到切入点,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巧妙地渗透进教学中。特别是古诗文教学,他旁征博引,相关资料的延展信手拈来,每一个知识点他都驾轻就熟。每次听徐老师的课都令人如沐春风,他细致严谨,思路清晰的教学风格,娴熟的多媒体技术运用种种都让我们由衷地佩服。

课堂上的徐老师

徐老师不仅是教学上的“点子王”,还是我们的“业务专家”。支教期间徐老师担任语文教研组长,带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扎扎扎实实开展教学研究,一方面,他把南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、教学方法和科技前沿无私地分享给大家;另一方面,每次教研活动围绕一个教学专题展开研讨,碰撞思想火花。一场场讲座,一次次业务学习,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思路,新启发,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专业探究之窗。

徐老师和同事们一起开展教研活动

徐老师荣获指导教师奖

由于南京和伊宁两地的学情差异大,以前的教学方法在这里都不适用,因此徐老师开始了探索新的教学育人方法,他先从不同的方面了解学生,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,迅速调整教学,因材施教,有的放矢,在课堂上慢慢与学生磨合,硏究学生,明确教学目标,抓好教学重点、难点,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,讲课时尽量做到言简意赅,深入浅出,做到不抛弃、不放弃,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。

和同事、和学生一起劳动的徐老师

支教路上,最美的不是星空,而是援疆教师奋斗的身影。徐老师是一个有大爱的人。在他担任临时班主任近一个月的时间,晚归是常态,失眠也来骚扰,徐老师整个人都瘦了一圈。每天早晨他亲自带着学生在校园里扫落叶,竹扫把声声掠过操场的地面,花刺划伤了手指他也毫不在乎。课间,徐老师和同学们谈困惑,谈理想,谈感受,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纵使白天的忙碌已让身体备感疲惫,晚上徐老师依然坚持细心地整理资料、备课、写稿子,逐字逐句,一一斟酌,反复推敲,直到深夜..……

徐老师常说,作为一名援疆教师,就好比是一颗胡杨的种子,就要在那里顽强的生长,就要为那里增添一份新绿。

怀揣着这样一份信念,徐老师每天仍在忙碌着......

年5月到年7月,这是新疆同事眼中的他的故事。

这个故事里也有中华的精神——

文字:伊宁市第十九中学中华中学办公室

图片:伊宁市第十九中学

制作:串串

审核:办公室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